
平板载荷测定仪校验方法: ★将压力表的应力测试范围按标定读数分10~12级,5 Mpa为一级。 ★用带快速接头的高压胶管将顶镐(千斤顶)、带三通体的压力表和卧式液压泵串联成整体,并将顶镐置于100kN压力机的下承压板上。 ★将顶镐活塞打起1~2cm,然后启动压力机,使压力机的上承压板与顶镐活塞顶面的垫板接触。 ★压力机作反力,用手摇液压泵加压,根据标定荷载等级的划分逐级进行标定。加压时用力要均匀,以免引起液压冲击而造成压力表指针跳动。 ★固定压力表的标定等级读数,记录压力表刻度盘指针对应的顶力读数。 ★重复标定2~3次,至少取两次标定数据进行数理统计。 相关设备平板研磨机
平板载荷测定仪校验结果处理: 建立顶力与压力机读数回归方程,填写校验记录。 K30型平板载荷测试仪(平板载荷测定仪,平板载荷仪)适用于粗、细粒土和土填压实后的路基、基层等的地基系数的测试,也可用于计算均匀地基土的变形模量。测试地基土的应力与变形特性,确定铁路、公路路基、基层等的地基系数。
平板载荷测定仪日常维护: ★压力表应保持清洁,百分表不要随意扯拉或冲击,测杆部分不能粘上灰尘和油污,百分表,压力表不用时,要盖上塑料护盖,置于室内干燥处,以利防裂、防潮。 ★油泵的液压油应定期补充,用10号机油,加油孔的位置在缸体的尾部,储油量为1升。 ★测试前,应将各紧固手轮拧紧,不得松动。 ★测试时,百分表的测杆应垂直于载荷板平面,直径要相同。
平板载荷测定仪注意事项: ★使用平板载荷测定仪时,要认真阅读技术说明书,熟悉技术指标、工作性能、使用方法、注意事项,严格遵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步骤进行操作。 ★初次使用平板载荷测定仪人员,必须在熟练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,熟练掌握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。 ★实验时使用的平板载荷测定仪,要布局合理,摆放整齐,便于操作,观察及记录等。
平板载荷测定仪使用方法: ★将横梁用支座立柱固定好,以距地面250mm为宜,两个支座要放平,立柱要在同一直线上,横梁在两个支座上的高度要相同。 ★接好油泵,压力表高压油管,千斤顶。 ★再将两根外横梁分别插入内横梁,到位后拧紧旋钮。 ★把整个测桥横梁高度在支座立柱上,以距地面300mm为宜。 ★接好压力表和高压油管。
操作规程: ★将载荷板放置在已平整的(再铺一层薄薄的细纱)试验点上。 ★将配合试验的载重车开至试验点一定距离的地方,此距离应小于1米,并使载重车后部大梁位于载荷板正上方。 ★将千斤顶放置在载荷板上。 ★安装测桥,使之处于大致以试验点对称的位置。 ★转动千斤顶的升降丝杠,使之与载重车后部大梁接触,高度不够时,试验加长杆。 ★将百分表安装在百分表支架上,并使百分表测杆垂直落至载荷测点上。
参数: ★荷载板直径: 300mm。 ★千斤顶加载能力范围: 0~30T。 ★千斤项行程: 120mm。 ★测桥跨度: 3000mm。 ★手动油泵额定压力: 70Mpa。 ★压力测试范围: 0~40Mpa。 ★位移测试范围: 0~10mm。
简介: 本仪器适用于粗、细粒土和土填压实后的路基、基等的地基系数的测试,也可以用于计算均匀地基土的变形模量。

灌砂筒标准器具: ●饭盒(存放挖出的试样)若干。 ●量砂 粒径0.25~0.5㎜清洁干燥的均匀砂,约20~40㎏。应先烘干,并放置足够时间,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。 ●打洞及从洞中取料的合适工具,如凿子、铁锤、长把勺、长把小簸箕、毛刷等。 ●金属标定罐:内径100㎜,高150㎜和200㎜的金属罐各一个,上端周围有一罐缘。 注:如由于某种原因,试坑不是150㎜或200㎜时,标定罐的深度应该与拟挖试坑深度相同。 ●基板:一个边长350㎜,深40㎜的金属方盘,盘中心有一直径100㎜的圆孔。 ●玻璃板:长约500㎜的方形板。
设备: ●灌砂筒;金属圆筒(用铁皮制作)的内径为150mm,总高360mm,主要分两部分,上部为储砂筒,筒深270mm(容积约4600立方厘米)筒底中心有一直径15mm的圆孔。 ●金属标定罐;一个内径150mm高150mm的金属罐用铁皮制作。 ●一个直径200mm总高520mm容积为1100立方厘米。
简介: 该仪器适用于测定路基、路面(砂石)的密度和压实度本试验法适用于在工地测定砂土、砂砾土,砂砾料、级配砾石、水泥稳定土、石灰稳定土等的容重,上述各种集料的zui大粒径不得超过25mm。测定容重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。
仪器标定: 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重量,其步骤如下: ●在储砂筒内装满砂,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 过15毫米,称取筒内砂的重量准确至1g(m1),每次标定及而后的试验都应该维持这个重量不变。 ●将开关打开、让砂流出,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洞的体积相等(或等于标定的容积),然后关上开关,并称量筒内砂的重量,准确至1g(m3)。将灌砂筒放在玻璃板上,将开关打开,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,将开关关上,并小心取走灌砂筒。 ●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,准确至1g,此砂就是填满灌砂筒下部圆锥体的砂。 ●重复上述测量至少三次,zui后取其平均值,准确至1g(m2)。 确定量砂的单位比重(g/厘米3)其步骤如下: ①用水确定灌的容重V(厘米3)。 ②在储砂筒内装入重量为m1的砂,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灌上,将开关打开、让砂流出(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)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,将开关关闭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的重量,准确至1g。重复上述测量,至少三次,然后取平均值准确至1g(m2)。 由下式计算填满标定灌所需砂的重量m m=m1-m2-m3 m2—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平均重量g m3—灌砂入标定灌后,筒内剩余砂的重量g 用下式计算砂的单位比重γ2(g/厘米3) γ2=m2/V 式中V标定灌体积(厘米3) 用下式计算试验地点土和稳定土的湿容重γw(g/厘米3) γw=mw×γ2/mb mw—试洞中取出的砂、全部土和稳定土重 mb—填满试洞所需砂的重量g γ2—量砂单位比重g/厘米3 用下式计算土或稳定土容重γd(g/cm3) γd=γw/(1+W%) 式中W—土或稳定土的含水量% 在水泥稳定土或石灰稳定土的场合或用下式计算 其干容重γd(g/cm3) γd=mq×γmb 式中mq—从式洞中取出稳定土的干容重(g)
标定: 确定砂筒内下圆柱体内砂的重量,其步骤如下: ●在储砂筒内装满砂,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,称取筒内砂的重量,难确至1g(m),每次标定及以后试验都应该维持这个重量不变。 ●将开关打开,让砂流出,并使流出的砂体积与工地所挖试洞钵积相等, (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),然后关上开关,并称量筒内不再流下时,将开关关上,并小心的取走灌砂筒。 ●收集并称重留在玻璃板上的砂,准确至lg,此砂就是填满灌砂下部圆锥体的砂。 ●重复上述测量至少三次,zui后取平均位,准确至1g(m)。确定量砂的单位比重: (g/立方厘米)其步骤如下: A、用水确定标定罐容积V(立方厘米)。 B、在储砂筒内装入重量为M1的砂,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,将开关打开,让砂流出(整个沉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)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,将开关关上取下罐砂筒,称取筒内剩余砂的重量,准确至1g,重复上述测量至少三次,然后取平均值,推确至g(m)。由下式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的重量m.(请看仪器中附带的说明)。 |